skip to content
Back Home

30岁三部曲

一不小心就30岁了。感觉20岁到30岁这段最黄金的十年飞一样的过去了,无限惆怅。这个十年有个非常好的开端,但后面过得磕磕绊绊,并不顺利,但也算有所收获,这种收获可能不是物质上的,更多在于心智的成长。

时间管理

30岁三部曲之一

人到30岁,愈发觉得时间不够用,总要想办法去省时间。李笑来说人没有资格管理时间,只能管理自己,说得很对。不过我还是沿用常用说法,更方便表达。

我在大学期间最沉迷于时间管理,起因是买了一个PDA,想装DTG(Document to go)来看word文件,不小心却进了GTD(Get things done)的帖子,才开始了解这一领域,并研究了一堆工具。那个时期忙着玩游戏,浪费了太多时间;后来又修双学位,压力越来越大,总想着要提高效率,弥补过去荒废的时光。所以时间管理方法论在当时于我就像是一种秘密武器,但最后也没能帮我弯道超车。当然,GTD的思路是很有价值的:尽可能保留大块的完整时间去处理重要事务,把琐碎事务放在碎片时间去处理。

我曾写过一篇《GTD噩梦》,分析了徒劳无功的原因,其根本还是得靠个人自觉,否则反而会更加浪费时间。而我本就是一个懒散的人,对自己也并不严苛,制订计划之后往往会无限延期,所以此法并不适用。后来,我反而学会了一种综合拖延的方法,在主要任务临头时为了逃避而去做一些次主要的事情,最终不至于一事无成。典型的例子是当年考研,专业书一本不看,却潜心读了一些法学类休闲读物,对整个世界的认知都有不小的影响。

后来读了李笑来《把时间当作朋友》一书,才把目光从管理时间转移到管理自己上。该书读起来像鸡汤,全书都在讲心智解放,实则有很深的内在,需要去细细体会。作者自己总结,其实就两点:1、一切都靠积累;2、越早醒悟越好。这两点看起来好像都是废话,但演绎起来,威力无穷。

比如,有一项需要趁早醒悟的事情,就是暗时间的存在。暗时间是个听起很玄的概念,说通俗点就是小学课本里学的统筹方法,多线程做事。多线程自然不仅是“一边烧水一边刷牙”这么简单,更注重的是思考层面。长期关注某一方面的问题,就会在主线做其它事情的同时,在后台潜意识下进行思考。这部分后台时间就是暗时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考试一开始先看一眼作文题目是什么。要利用好暗时间,你就得时常集中关注思考一些问题,如果总是脑袋里空空只想着吃喝玩乐,那就根本不存在暗时间了。

另一种暗时间是用来发财,即所谓“睡后收入”。我们通常都是用时间来换金钱,但是在这个世界里也允许让人在睡觉后还能继续赚钱,比如写书可以持续为你赚稿费。更通俗的例子是理财,不过一般程度的理财只能抵个通胀。随着年纪增长,维持日常生活的开销越来越大,财务压力远不止通胀而已。财务重力加速度太大,会让人飞不起来,工作只能糊口,理想全部扯淡,一辈子就这样赔进去了。

所以说,时间管理到头来其实是财务管理,财务自由意味着时间自由。这是三部曲中我首先要讲的部分,却是我明白得最晚的道理。

逻辑推理

30岁三部曲之二

前一篇讲了时间稀缺性,要利用好暗时间,达到延展感知的目的。但不管如何努力,人的时间总归有限,不可能事事亲历。超过人生经验的部分,可以通过逻辑推理去弥补。

知乎体“如何看待……”和“……是什么体验”就是因个人感知受限而发问,这类问题通常得不到有效的答案,主要原因是答题者总是有强烈的表现欲,会将真实情况扭曲。有网友讽刺“在知乎上分享你刚编的故事吧”,很多时候听别人吹的还不如按逻辑来推理。

比如常有人问耳机买哪个好。标准答案是凭耳朵收货,但是因感知受限,不一定有机会去试听,或者试听环境不理想,听不出个所以然,这时候就要靠逻辑。耳机界的第一定理是“一分钱一分货,一块钱两分货”(在大部分消费领域都适用)的对数曲线,如果没拉开价格差,音质也不会有差。耳机界的第二定理是“越大的发声单元越容易出好声”,在同价位上,一般来说音箱好于耳机好于耳塞。

举个例子,如果你已经有一个价值约300元的耳机,因为看到有一付耳塞搞活动降价到500元很想买,基于上述两条定理可以推算出500块的耳塞并不能提供更好的音质,除非有明确的便携需要,否则完全不值得买。笃信逻辑,可以帮你省不必要花的钱。

建立假说

前面所说定理,其实不准确,生活如此复杂,并不存在定理,称之为假说更为合适。推理的前提是能够建立假说,而建立假说要靠归纳总结,总结生活中的点滴教训,逐步建立起假说。比如前述关于耳机的假说,就是在烧了大量的时间金钱之后总结出的。这些事情其实前人都有总结,只是我年轻不肯听。比较高效的做法是,听取前人的总结,并在实践中检验,修正之后成为自己认可的假说。

常有一些他人的总结,许多人说对,可我却怎么都理解不了。这有可能是自己姿势不对,但更有可能是别人忽悠你。这世界不管再难的事情,都有一套逻辑,如果无法理解,必有深层逻辑未被发现。比如我从小到大学政治,总是不得要领,只会照着背。直到看了《近距离看美国》,理解了三权分立与联邦的逻辑,才完全明白教科书上的说法。然后照着反向思路去答题,政治考试就不再是难题。

通用假说

活到第三十个年头,总结出一个通用性的假说:金钱是所有现象的潜在逻辑。

经济学有个经济人假设,即每个人都是“唯利是图”的,因此人的行为可以被分析。任何问题归根到底其实都是经济问题,任何问题都可以用商业逻辑或者钱的流动来解释。生活中固然有许多亲情爱情的因素,但是在所有情感之下,金钱考虑永远是存在的,只是比重不同罢了。

这方面的例子一时想不好,以后想到了再说。

概率因子

使用逻辑进行推理,还是要考虑概率因子。

万维钢在《万万没想到-用理工科思维理解世界》一书中,讲了大量的概率问题。

李笑来也讲概率,以风险的角度切入。

  1. 风险是一种客观的存在;
  2. 一旦未知存在,就有风险存在;
  3. 衡量风险的大小的决定性因素是赌注大小;
  4. 抗风险能力本质上就是总赌本的大小;
  5. 冒险没问题,但尽量不要被抽水;
  6. 频繁冒险等于主动选择被命运抽水

综上所述,本文的观点即人生不能也不必事事亲历,很多事情的结论可以用推理得出。有的时候,甚至都不用推理,凭直觉就能作出判断,比如看一个人的表达、处世方式,可以本能地看出这个人有没有问题,而且通常很准。更粗暴的做法是“以貌取人”,“人丑多做怪”,也能判个五五开。

人生历练

30岁三部曲之三

前文说诸事靠推理,只是一种预演;实际情况也可能大为不同。即所谓“道理懂的很多,却过不好这一生”。这里面的主要原因是偏差因素太多,导致推理过程出现问题。人生历练越多,考虑的偏差因素也更多,最后结果的差异也会越小。

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偏差来源于人际张力,很多人能成事,诸事难不倒他,说明他能够很好地利用人际张力。我有个堂哥,就属于这种类型,有一次到景区,里面有个地方不让进,但我们又很想进去拍照,他上去和保安说了两句,也没递烟,就放我们进去了,我觉得很神奇。

所以,同一件事情由不同的人去做,会与原本预期产生很大的差异。典型表现为,一件从道理上讲本不允许的事情,只是因为当事人是个美女就得到了通融;又或者从道理上讲很简单的事情,只是因为当事人是个美女,反而导致事情复杂化。这个偏差很难把握,就只能在实际生活中体会,人的成长最终还是要靠历练。

通过历练,从而去摸索人际交往中这种张力的程度。用力不足,公事公办,得不到想要的结果;用力过猛,突破了张力,就相当于撕破了脸,遭致反感。当我们push一个人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拿捏那种刚好的分寸,很难。需要很强的察言观色的能力,并实时反馈、修正。

这种察言观色的能力非常重要。一个人如果处理不好人际关系,我们一般会归结为性格因素、情商问题,但实际这是观察力的问题。观察类似于一个输入过程,即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先输入他人情绪后再进行识别、分析、应对,并进一步通过试错、反馈、学习。很多高智商的人缺少感知他人情绪的传感器,导致其空有强力的大脑而无法捕捉他人情绪,自然无法妥善处理人际关系。

捕捉他人情绪可以理解为一个深度学习的概念:在与人接触过程中将大量的样本录入,并进行分析学习。一个样本由外在表达与内在情绪组成,你首先需要捕捉到他人的口头表达、表情、肢体语言等外在因素,然后判断其真实情绪是怎样,并将这两者关联形成一个样本,丢给大脑去学习。但这里有个很难的点在于样本本身很可能是错的,原因是他人并不一定会表达出其真实情绪。一个人“脸上乐呵呵,心里mmp”的状况是很常见的,假设你说了奉承的话,看到对方笑得很开心,并认为自己马屁拍到点子上了,实际对方十分唾弃这种行为,这就是一个错误的样本,录入系统后只会造成更大的偏差。有的人可能比较幸运,在很小的时候就有机会和很多人打交道,并有父母指点,早期就能录入不少正确的样本,后面通过正反馈越来越有眼力劲。有的人没那么幸运,样本不准,四处碰壁,但因为碰壁次数多,最终还是将样本问题纠正回来,也还不错。一般来说,碰壁是一个有效的样本,十分珍贵。但是人的本性倾向于将不顺利的事情忘掉,因此需特别留意将碰壁的事情记录下来。

以上又是说道理了,实际还是要靠历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