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写作
/ 26 min read
最近在看一本书叫《卡片笔记写作法:如何实现从阅读到写作》,刚看了序言就觉得很妙,比如这段:
卡片盒笔记法——关联的、分散的、自下而上的方法不仅比一些教育者们所推崇的线性的、自上而下的方法更为自然,而且衍生出了诸多写作及笔记记录工具。这也正是卡片盒笔记的精华所在:以新的和意想不到的方式,将不同的想法汇集在一起,从而产生新的想法。
这不就是说我的这种情况吗?我的笔记大部分都是自上而下,大框架都是已经有的(比如新能源笔记),然后从框架一点点深入,形成整个知识体系,所以树形结构笔记我用得很好。这种模式更像是我大学时代,老师教你知识体系,你顺着知识体系学就行。更准确的类比是写毕业论文,先有开题报告,框架先搭好(并且由导师改过),然后论文的写作只需要你进一步深入去研究。但是学新领域时往往是没有大框架的,很多时候需要自下而上,通过碎片来拼图。
看完这段序言我第一个想到的是什么工具支持这个写作法?我这脑回路真是绝了,这大约就是工具人吧。
卡片类别
暂且按下这一念头,进一步看这本书。首先,对于卡片笔记的分类,可以分为:永久卡片、文献卡片、闪念卡片。其中永久卡片就是记录想法的主笔记,很好理解。文献卡片则是关于外部资料的阅读理解,如文献、文章等,不要纯摘录,需要对其作一些梳理,形成一个文献卡片。文献卡片其实并不放到主卡片盒子,它存在的目的只是在于帮你快速回忆当时阅读文献的关注重点及语境。对于我来说,日常阅读基本不涉及文献,主要内容来源除了看书(用Zotero)就是网上的文章(用Trilium),在两个工具里可以配合写一些理解,很不错(停停停)。
卢曼有两类卡片盒:一类是文献卡片盒,里面有文献和对文献内容的简要说明;另一类是主卡片盒,主要是他针对所阅读的内容收集和产生的想法。这些笔记都写在索引卡片上,存放在木质卡片盒里。 文献笔记要非常简短,精心选择,并使用自己语言记录,对引文要格外挑剔,不要只是抄写,而不去真正理解其含义。 带有书目信息的文献笔记虽然存放在文献管理系统内,并与卡片盒分开,但它们仍然贴近原文,因此在写这些信息的时候也要参考卡片盒内的笔记思路。 文献笔记是为了最终写成卡片盒中的永久笔记,因此它只是一个过程,不必在这上面分散太多的注意力,而永久笔记才是真正增加卡片盒价值的地方。
至于闪念笔记,这个更像是GTD上Inbox的概念。事实上,这本书里还专门介绍了GTD的概念,认为GTD是一套全面的、可信任的体系(不会有遗漏事项),并且作者认为我们需要一套像GTD一样全面的笔记系统,但它又要适合开放式的写作、学习和思考过程,亦即卢曼卡片。所以,可以这么简单理解:卢曼卡片法就是知识管理领域的GTD。
不过我个人在GTD上体验是不佳的,还写过一篇《GTD误区》的文章。主要原因在于GTD系统本身需要花挺多时间去打理,而我并没有那么多需要管理的事情,所以得不偿失。现在回想,可能是我当时选的工具太重了,从一开始在palm上用Bonsai到后来在iOS上用Omnifocus,都是非常强大的GTD工具。在我没有太多复杂事情需要统筹安排(或是潜意识里已经安排了)的情况下,或许只用一个Inbox来确保没有遗漏的事项就好。打算在flomo的inbox卡片里也顺手记点GTD吧,办完就删。
辅助思考
在看这本书前,其实我之前笔记工具已经用得很好,充分利用内链来构建一套完整知识体系,但好像又缺了点什么。看了书中这段话才恍然大悟:
如果已经是某个领域的资深专家,可以完全依赖“提取强度”去记忆,因为可供建立联系的已有知识已经相当充足了;如果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新手,还是要以“存储强度”的一遍遍重复作为主要的记忆方式,也是为后续学习储备前置知识;如果是介于新手和专家之间的水平,那么可以将两种方式适当配比,融入自己的学习之中。
这个让我突然意识到我之前的笔记法主要强调的是提取强度,做内部链接为了能更快的找到。而存储强度则未予关心,其实这个可能更为重要,比如对于公司法等方面的学习,一直停滞不前,尝试在flomo里跑起来。
另外在书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类比,即卡片笔记法相当于集装箱。把笔记放入卡片和把货物装入集装箱一样,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事情,但仅仅这样一个操作是无法体现这个做法的优越性的。只有当整个工作流围绕这个逻辑跑起来(全世界都按这套标准化流程建设运输设备、码头、船只等),集装箱的高效才能完全发挥出来。集装箱的高效我没有体会,但我想Docker的道理也是类似,而Docker带给我的便利无疑是巨大的,直接改变了我的技术路子,从玩电脑变成玩服务器。
书里还有很多话我看了都感同身受:
许多外国人写的书在中国读者心里都有一种“明明可以通过一篇文章说清楚的事情,却偏偏要写一本书”的印象,本书却是个例外,至少对那些具备相关知识或经验的读者,或者是愿意花时间将原理付诸实践的读者来说,信息量其实很大,而且是常看常新。 大多数想法并不是来自头脑风暴:你脑海中能用于头脑风暴的东西通常并非发源于此,相反,它们来自外部,来自于阅读、讨论和他人的意见,来自于与写作相关并通过写作得到提升的一切。
总体来说,卡片写作法强调写作并不是一件从零开始的事情,而是需要大量的日常积累,当你真的提笔写的那一刻,其实已经有大量写成的素材了,你只要再组织、润色即可,这个工作完全不难。大体工作流是这样的:
典型的日常工作包括以下全部或部分环节,比如阅读并记笔记;对卡片盒中的笔记建立关联,这个过程又会激发你新的想法;记下这些想法,并将它们添加到讨论中;写到纸上时,你又发现论点中有一个漏洞,于是到卡片笔记系统中去查找缺失的链接;你关注到一个脚注,细加研究,可能会为正在写的论文中加上一条合适的引用。
我想我大致是理解了,用我工具人的理解方式来说就是:平时的闪念、待办事项随手录入flomo inbox并当天整理;网上看的文章摘入Trilium并阅读标注,过程性的内容就放T里面,成果性的放flomo;看的书不管是纸质还是电子的,随手划划都无所谓,关键是把理解写到flomo中,并指明原书页码;最终写作放在思源里,写东西的素材都在flomo里找;思源里的笔记其实每一篇都是文章了,有的笔记很完善了、有的还有待补充;思源里的这些文章,并不是传统意义上要发表的文章,更像是工作指引,是我平日工作的主要参考。
最后提醒自己一句:卡片盒不应被用作存取笔记的档案馆,而是要用作辅助思考的工具箱,所以笔记之间的引用关系要比目录与内容之间的索引关系重要得多。
工具选型
Obsidian
终于开始工具选型了。首先想到的是obsidian,内置了卡片盒功能,以及ZK编号(其实是时间戳),完全是按卢曼方法来的。但这种管理方式真的科学吗?我用了一下感觉并不直观,也不便于管理。我认为笔记编号只是为了在纸质场景下的索引方便,一种没办法的办法。在电子化时代下再弄编号有点舍本逐末,概括一个简短的主题,更容易辨识。
Craft
而后又想到一个更像卡片的工具:Craft,至少从外观上看更像了。尤其是那个未归档笔记盒,就是闪念笔记的概念。笔记之间可以互相关联,可以算是一个现代化的卡片工具了。不过仅支持苹果生态,劝退。
Logseq
继而想到logseq,本地的大纲型笔记软件,有着很不错的输入体验,也有双链、标签体系,非常适合卡片间的关联;PDF类书籍的摘录和卡片可以放在一起,摘录还可以直接跳转到原文;卡片可以随意拖动改变顺序排列,并且可以跨文档块引用;还有专门利用遗忘曲线开发的卡片回忆功能……感觉非常合适。比如下图是我看书的摘录和卡片(左边为原文,右边是笔记,其中绿色的是卡片):
对于卢曼法中强调的卡片间关联,可以通过块引用轻松实现。比如下图是我在读公司法修订草案过程中写卡片时突然想起之前写过的卡片内容,直接打几个关键字就可以嵌入一个块引用,即下图最后一条突出显示的部分,上标数字1表示被引用了一次。不过logseq还是太重了,用起来心智负担很大,还是更适合仅用于PDF文件的阅读与标注。
flomo
flomo某种程度上就是基于卢曼法定做的一个工具,但乍一看不怎么符合卢曼卡片笔记的概念,按理卡片盒里的卡片是可以按顺序排列的,但flomo根本不支持。如果说靠顺序来建立关联也是纸质时代没办法的办法,那么电子时代的思路应该更广,充分运用双链、标签等系统进行关联,促进思想的碰撞。flomo的标签系统是很不错的,支持多层级的标签,而且在操作细节上很舒服。官方还专门有一篇关于标签的教学,解答了我关于标签多年的疑惑。学到的某个知识点根本不知道如何归类,先打上若干标签,后面通过标签把想法汇总起来,才有全景。flomo这个产品很轻,我很喜欢。
此外,书上有一段说到“一条新的笔记会直接跟进另一条笔记,并成为一个较长笔记链的一部分”,这让我想起Twitter的thread,我很多时候看到啥、想到啥都会发条推记录一下,这些推其实是可以组织起来的,而typefully就是这样一个应用,可以把一条thread的推直接变成一篇文章发布,但缺少再编辑功能是个遗憾。算是是锦上添花的功能,可以看看这个thread作参考:inoreader | 伊珊进
siyuan
我原有的主力笔记本其实是思源,在思源里写的笔记,其实在某种意思上说已经是成品或半成品了。如果要把卡片放在思源里,也不是不行,但可能会产生混乱,而且思源偏重,并不适合随手写笔记的目标。当然,如果已经有明确归宿的内容,可以直接写到思源的相应笔记里。
所以总结下来,还是用flomo比较符合卢曼方法。我这篇文章就是在flomo笔记里已经写了很多摘录、体会的情况下,再组织形成的。flomo创始人的这篇文章,我看了很有感触,尤其是其中关于读书误区的几点表述,我深表认同:
- 看书时大量的划线和摘录,却没有自己的思考
- 记录散乱,没有归于一处。有的纸书上划线,有的是电子书上的评论,不能汇总
- 追求各种结构化的表现形式,如思维导图,密密麻麻的结构,看起来很有工作量,但其实只是把目录又复制了一遍
Gingko Writer
在卡片写作的工具上,目前比较流行的是Gingko Writer,主打“树状结构,非线性写作”,写作就像树枝一样散开,逐渐枝繁叶茂。我在写本文后半部分时,尝试了一下这个工具:
直观感受是写作压力小了,先写几句简单的提纲,然后通过快捷键进一步展开,搭一个初步的框架,这个过程就像使用思维导图一样轻松。然后挑一个最感兴趣的部分先写,比如本文的工具选择部分,我一口气写了好多。但回头一看结构,这个其实是很无关紧要的部分,赶紧把主题收回来,开始写正经的部分。写正经部分的时候,我会用一些之前看书时写的卡片,从flomo里复制过来,也很方便。慢慢就把整篇文章写得七七八八了,顺序上重新梳理下,基本就可以成稿。
写成之后的输出环节,我选择只显示最末一级的文字,那些大纲性的描述性文字是不要的;在软件中表达为仅显示树叶,也很恰当。最后输出竟然没有markdown是个大败笔。
Ginko的实际写作体验一般,订阅制而且价格死贵,我想我是不会去用了。
Scrivener
想了下不如选个本地买断制产品。于是我又试了一款老牌软件Scrivener,这款软件也是主打非线性写作,但是对我来说太重了,打开软件让我无从下手。看了网上的介绍文章,似乎更适写大部头的小说,有一个时间线的功能,更适合小说的多线程叙事(马丁会用这类软件来写作吗)。我感觉这个软件很强大,但我应该是用不上的,盗了个图作说明:
Writeathon
然后又找了一款Writeathon,我试了一下体验更好,有所见即所得的编辑器,并且支持图片直接粘贴,略有不足的是对于卡片的移动操作很不方便。
这个软件的思路挺好,采用标准的卢曼卡片编号管理,希望用户把日常卡片都写在这里,然后在写作时可以随时插入卡片成为文章的一部分,甚至还有个基于内容分析的卡片推荐功能;在文章输出时,还可以先择删除所有标签信息,考虑的还是很周到的。
事实上,在非线性写作流程里,确实会在写作的过程中进一步修改完善卡片的内容,所以卡片记录和写作的程序最好能够合一。但writeathon的移动app体验不行,录入卡片的体验拉垮,标签的便捷操作欠奉,所以卡片我是不会往里放的。实际写作中,有个独立的窗口让你选卡片,可能要比在写作程序中找一个卡片来得更为便利。
不过这个软件更新很快,未来前景不错,付费表示支持。
貌似暂没有非常合适的工具,似乎也没有特定写作工具的必要。只要卡片有了,核心内容就有了,后面无非是对卡片内容的逻辑排列以及过渡性语言的组织,在哪里写都一样。
不过我又错了,我虽然卡片写了很多,但都不是用来写作的卡片。事实上,我好像也没有太强的写作动力,偶尔发一篇作为品宣就差不多了。知识型的文章我是不输出的。
Heptabase
在我试用Heptabase时,发现他的官方指引写得也很好,尤其是关于写作的这部分,我发现其理念更有效。
第一步,从白板中挑出与本次写作主题相关的卡片,一次性复制所有链接。并在一张新卡片中安排这些卡片链接。
然后,在侧边栏打开每一张卡片,参照这张卡片写内容(复制过来改改),使其语句通顺。并不是说每一张卡片直接拿来就可以当正文的,这一点我有点被写作马拉松有点误导了。
可以说flomo是严格的卡片原教旨主义派:奉行每一张卡都要按规定的范式来写,写完直接可以拿来写作使用。而Heptabase采用的是一种改良的、更符合现代信息社会的方法:卡片的形成可以相对轻松,先记下来再说,摘录一段也可以是一张卡片;时常打开白板看看,自己形成的卡片集群是怎样的,有哪些点需要加强,又有哪些盲点需要补完;把白板上某一个片区选中,就是一篇主题文章的主要参考资料,全部先拉到一个新卡片中,按标题组织成文章的大纲;再以卡片的内容为参考,润色形成最终的文章(这个过程GPT可以帮忙)。
结语
不小心把《科学写作》写成了《科学笔记》、《科学阅读》的番外篇。但其实这几件事情间还是有强关联的,《卡片笔记写作法》这本书其实并没有讲太多写作的东西,作者认为工夫在平时,在大量阅读并有了充分的卡片积累的情况下,写作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我在写这篇博客的时候,感受到卡片法的好处,但又没有特别显著的感觉,因为这类博文我写太多了,没有卡片法的时候,我也一样写。但至少我在写的过程中,作了一次有效实践,以后让我写严肃作品,我也不会畏难了。说到这里,我突然意识到我的“工具人”思路并非一无是处,通过一款趁手的软件去实操一种理念,比光看书有效多了。借助合适的软件来改进原有流程、提升效率,也是非常有价值的事情。只要不陷入工具迷雾,就是一件好事。